3、认知因素
分析个人成长史,查看其自我认知系统,分析是否有错误观念、错误认知等。
分析内心世界有无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事例。
寻找求助者的记忆中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分析有无深层主观因素——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问题。
分析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
能否严惩“问题孩子”
1、应对那些屡次欺凌同学、有暴力倾向的学生给予一定期限的观察期,如果其监护人依然不愿或不能制止其行为,就应该及时协同司法、社工等部门介入,甚至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如转入特殊教育学校、指定社工监护人等),避免给他们自己和周围的未成年人带来更大的伤害。例如英国的反社会行为法令规定,7岁以上的孩子出现了严重的反社会行为,政府即可提请法院作出“父母养育令”,责令监护人到家长学校进行专门培训,写出如何对自己孩子进行管教的心得体会和教育计划,社区工作者定期对家长和孩子进行督促检查,干预的时期至少达到12个月。
问题孩子的成因
2、学校的管理者就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把发现、制止欺负同学的行为当做一项高度重要的职责来看待,对校园内暴力实行零容忍原则,并保持被欺负学生向教师求助的渠道畅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3、从教育改造的角度来说,大多数未成年罪犯还是能够改造、教育好的,社会对其采取一定程度的宽容与保护措施也是合理的。在这方面,对司法机关、社区帮教力量、教育机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重点依然应放在学校的日常教育中,毕竟最糟糕的学校也比最好的监狱要强得多。
原文地址:问题孩子的成因 能否严惩“问题孩子”(2)(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ertongxinlixue/14728560471722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