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世界都震惊 盘点中国出土的那些逆天文物(全文)

发表日期:2016-08-24 | 来源 :www.99yangshengtang.com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很多技术水平可是能甩其他国家十几条街。同时也造就了很多珍贵的文物遗留下来。每次发掘到那些珍贵的文物总能令世界大吃一惊,下面就来盘点一下那些让世界都震惊的逆天文物。

1. “五星出东方”护膊

99养生堂

  1995年10月在尼雅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汉朝丝绸,其色彩之斑斓,织工之精细,实为罕见。其中一块织锦护膊(图)尤为光辉灿烂、耀 人眼目,青底白色赫然织就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令世人震惊,被定为国宝级文物。除去文字之外,还有用鲜艳的白、赤、黄、绿四色在青地上织 出的汉式典型的图案:云气纹、鸟兽、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方寸不大但内涵丰富。人们被这千年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所透出的精绝人心归中国、祈 盼和平的愿望所打动,也为精绝国的命运而扼腕叹息。

2.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99养生堂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是新石器时代文物,陶质彩绘,器高47cm、口径32.7cm。 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陶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柄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缸外壁绘出鹳、鱼、 石斧 ,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绘画具有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

  Ps:这只鸟的眼睛好萌啊,浓浓的生活气息

3. 陶鹰鼎

99养生堂

  ……是用一只前扑的鹰的形象来构造,利用鹰的胸部和身体构成了鼎身,而用鹰的两个爪子和尾巴共同构成了鼎的三足,整个形象稳固有力……

  Ps:鹰的喙非常生动

4. 摇钱树

99养生堂

  东汉。四川绵阳出土。通高198厘米。整体由基座、树干、树冠等共二十九种部件衔接扣挂而成。

  20世纪40年代,四川大学著名考古学者冯汉骥注意到四川彭山崖墓出土的这种器物,根据其树状的形态和上面缀满的铜钱图案,将其定名为“钱树”。这一名称基本得到学界认同,很多学者也就称之为“摇钱树”。

  枝干分为三层共8片枝叶,呈对称分布。其基座为红陶质,树用青铜浇铸。树冠分7层,顶层饰凤鸟为树尖,其下两层的干与叶合为一体,并装饰了西王母、力士和璧等图案。它的下部4层共插接24片枝叶,向四方伸出,饰有龙首、朱雀与犬、象与象奴、朱雀与鹿以及成串的钱币等图案。摇钱树树干直径约1厘米,叶片最长约15厘米,最短为10厘米,每片树叶厚约2毫米。

  迄今为止已知出土收藏的摇钱树有189株,而它们的出土分布,全部是在以四川、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年代又集中在东汉和三国,仅仅两百多年后到西晋就完全消失了。如果绘制一份摇钱树出土分布图,就会清晰地发现,这种分布是以四川地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状态,越往周边去出土的密度就越小。

  

5. 利簋

99养生堂

  簋是一种古代食器,用来盛装煮熟的稻、粱等食物,犹如现在的饭盆。在祭祀或宴享时,它又是一种重要的礼器,和鼎配套使用,供奉在神坛上祭祀祖先上帝。按周代礼制中用鼎制度的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九鼎八簋”组合的最高礼仪,此簋的主人名利,所以被称为利簋。

  腹内底部有铭文4行32字:“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一说为贞字)。克昏(一说为闻字)。夙有商。辛未。王才阑师。易又吏利金。用乍旜公宝尊彝。”铭文的解释争议较大,其大意是:周武王征伐殷商,在甲子日这一天,岁星当位时告捷。辛未(后七日),武王在阑地(一说为管)军中,赏赐铜给一位名叫“利”的官员。利铸造了这件宝器以纪念其祖父。

  Ps:这件文物的最大价值应该就在这几行字上,它给出了武王伐纣具体时间,“利簋的发现,使人们首次看到武王克商的实物证据,尤其是其铭文的内容同历史文献能相互印证,自然提高了相关历史文献的可信度,所以意义非常重大。” 历史价值大于艺术价值。

6. “后母戊”铜鼎

99养生堂

  Ps:这个鼎应该不用介绍了,从小到大的历史课本里都介绍过,这个鼎本身也充满了故事。她重达832.84千克。因为太重,暂时无法找到起重机,于是这个鼎就被留在了南京,没有随蒋介石一起去台湾。

7. 虢(Guó)季子白盘

99养生堂

99养生堂

  ……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 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 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 此盘自道光年间出土后曾被当地农人用以喂马,后县令以数钱据为己有。 几经动荡,此盘被刘铭传觅得,极为珍惜。 在其后几十年内,凯觎此盘者不乏其人,刘氏后人将盘重埋地下,远避他乡。 解放后,刘肃将此盘掘出献给国家。 自此,虢季子白盘才得以重放异彩,供世人欣赏。

  Ps:“虢季子白盘向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书法上的艺术性是这件文物的最大价值所在。“造型的精练与细密,也使我们惊讶于西周金文中这样清丽秀逸的格调。”pps:仔细看了铭文半天,也没看出上一句说的清丽秀逸……

  

8. 凤冠

  明朝的凤冠做工最为精致,工艺水平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如今存世的凤冠只有四件,都是明朝定陵(万历皇帝的皇陵)遗物。明朝凤冠是皇后在受册封、褐庙、庙会时佩戴的高贵饰冠。明朝定制:凡遇大典,皇后冠用九龙四凤三博鬓(左右共六扇)、皇太子妃则用九翠四凤双博鬓(左右共四扇),行走时帽子两侧的帽扇会展开。

99养生堂

  明代万历皇帝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

99养生堂

99养生堂

  明代万历皇帝后孝端皇后六龙三凤冠及细节(这是定陵出土的四座凤冠中最精致的一座,不知道座这个量词对不对)

99养生堂

  明代万历皇帝后孝端皇后十二龙凤冠

99养生堂

  明代万历皇帝后孝端皇后三龙二凤冠

99养生堂

  Pps:明定陵的发掘在1956年进行,这也是中国目前为止唯一一座被打开的皇陵。但是这个唯一的结局并不好,在皇陵打开之后,帝后的尸身被研究人员带走研究;由于保护措施不力,导致陵墓里的丝织品被毁坏,沈从文、郑振铎、夏鼐等人痛心不已;而帝后的棺椁则被附近的村民一烧了之;最悲惨的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的尸身,在1966年被文革的红卫兵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尘归尘,土归土。诶。

  

9. 嵌绿松石象牙杯

99养生堂

99养生堂

  商代。骨器。高30.5厘米。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这件嵌绿松石象牙杯为商代饮酒器。整体均用象牙根段制成,杯身上雕饕餮和夔纹,并以绿松石镶嵌,造型精巧,雕工高超,是不可多得的商代艺术珍品。

  这件象牙杯的雕刻极费心思。工匠因才制器,先是雕好杯身及手柄,然后将杯内外打磨平整光滑,再描绘好纹饰,接着用刻刀雕出各组纹饰,最后用配制好的绿松石镶嵌于表面。ps:这件精美的象牙制品出土于妇好墓

  关于妇好的历史记载很少。所知的是武丁通过娶临近部落的女人以获得他们的信任,妇好是武丁六十多名各地妻子中的一名,她所在的部落自称商方。武丁对妇好很宠幸,并册封给她帝国边缘的封地。妇好被现代学者熟知主要源于殷墟的商朝甲骨文题词。这些记录显示妇好不仅是当地商方最高等级的女祭祀,还是一位能善于打仗的女将军,殷墟的甲骨文记录了她攻克了周边诸多方国,这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来自维基百科)。

10. 晋侯苏“编钟”

99养生堂

  16件编钟上均有铭文,为利器刻凿,刀痕明显,共355字。铭文可以连缀,完整记载晋侯苏受命讨伐夙夷的过程。铭文叙述周王三十三年,周王亲征东国,南国。晋王稣(左鱼右木)奉命征伐夙夷。晋侯稣率领晋军奋勇作战。周王召见晋侯稣,亲赐马匹、美酒和弓箭。晋侯稣制作这套编钟以弘扬天子美德。晋侯稣钟铭文所记载的战争,史籍中无从查考,对研究西周历史和晋国历史极为重要。此外铭文中的记时历日对西周的断代研究也有重要价值。(来自维基百科)

  ps:这个编钟的发现历史也很曲折,一共十六件,其中的14件由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从香港古玩市场上发现,另外两件由考古发现所得。

11. 大克鼎

99养生堂

99养生堂

  中国青铜重器中,大盂鼎和大克鼎,是两件被称为“重器鸿宝”的西周铜鼎,与毛公鼎一道,并誉为“海内三宝”。如今,这三只宝鼎分别藏于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

  腹内壁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前段14行有阳线格栏,后段格栏制范时除去。洋洋洒洒,无论在布局书写上、还是铸造效果上都十分精美,字体工整而不失灵动,笔势圆润而不失劲健,呈现出一种雍容舒展的风尚。

  铭文内容大意可分为两段,主要叙述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前段是克歌颂祖先师华父谦逊的品格和美好的德行,能够辅弼王室,靖远安内,周王追念其功绩,任命师华父的孙子克担任王室的重要职务膳夫,出传王命,入达下情;后段是周王的册命辞,重申了对克官职的任命,并赏赐礼服、土地、奴隶、僚属和乐队,于是克叩拜谢恩,称颂天子的美德,乃铸造大鼎歌颂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的在天之灵。这篇铭文历见著录,流传有绪,一向被视作研究西周经济制度和奴隶制度的珍贵史料。

  

12. 太保鼎

99养生堂

99养生堂

  据考证,此件太保鼎是西周成王时的重臣召公奭所铸造的。听闻全国的文物当中,只有6件有“太保制”字样的文物。

13.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99养生堂

  这件朱漆碗出土时有所残损,但仍能看出形制。此碗由一块木头镟挖而成,碗壁较厚,口部微内收,腹部弧线较深。碗底圈足较高且略外撇。碗表面呈朱红色,略有光泽。

  此碗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圈足和外壁上涂的朱红色涂料。出土时,这层薄薄的涂料剥落得很严重。经过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专家们确定这就是天然生漆。这一发现表明早在六、七千年之前,中国长江流域的人们已将天然漆用于装饰生活器具的表面。

14. 良渚出土“玉琮王”

99养生堂

99养生堂

  这件玉琮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称"琮王"。

  根据《周礼》记载,“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琮是一种用来祭祀地神的礼器。 ……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宝。

  

15. 战国水晶杯

99养生堂

  杭州出土,面经过抛光处理,光滑透明,无纹饰,内有海绵状自然结晶。

  ps:这个应该不用多做介绍了,感觉像是现代的杯子穿越了一样。不能小看了古人。

16. 淅川出土“云纹铜禁”

99养生堂

  禁为承置酒器的案,类似于现代人用的茶几和案台。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铜禁四周以透雕的多层云纹做装饰,通透性较好,似天空飘浮的朵朵白云,禁身的上部攀附着12条龙形异兽,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

  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ps:这是古代“土豪版”餐桌。

17. 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

99养生堂

  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

  此壶原为一对,一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藏于河南省博物馆。

18. 齐王墓“龙纹矩形铜镜”

99养生堂

  是西汉时期的大型铜镜,镜长115.1厘米,宽57.5厘米,重56.5公斤。背部有五个环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二钮。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背又饰有夔龙纠结图案,卷曲交错自如。这件大型铜镜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撑,镜背面和边上的钮可能就是与柱子和座子固定时用的。

  ps:感觉像是古代的全身镜啊,齐王在穿戴整齐以后照一照么

  

19. 铸客“铜鼎”

99养生堂

  战国。楚国青铜炊器, 又此鼎在数千件楚器中最为雄伟,特冠一“大”’字,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这件鼎器的“大”,可以看下图:

99养生堂

20.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99养生堂

  这双漆木屐长20.7厘米,宽9.6厘米,厚0.9厘米,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漆木屐,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这双漆木屐的发现,表明漆木屐并非最早由日本人发明,而是由中国传到日本的。

  这件漆木屐的样式与现代木屐相似。屐板和屐齿由一块木板刻凿而成。屐板前后圆头,略呈椭圆形;屐齿为前后两个;系孔有三个,前端一个,后端两个,彩绳早已腐朽不见。ps:良渚发掘中就曾出土过木屐,说明在4000年前中国古人已开始穿木屐了。

21. 朱然墓出土贵族生活图漆盘

99养生堂 

  三国(吴)。盛食器,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盘内壁及底髹红漆,外壁及底髹黑红漆,内外颜色有区别。漆盘内的画面分为三部分:上面为宴宾图;下面为出游图;中间部分又包括三个画面:右侧为驯鹰图、中间为对弈图、左侧为梳妆图。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现藏于:马鞍山市博物馆 。

  朱然墓出土的大量漆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三国时期崇尚使用漆器的习俗没有改变,在宫廷、豪族中依然以漆器作为生活中的奢侈品。ps:漆器现在还是很贵吗?

  

22. 司马金龙墓出土“彩绘人物故事漆屏”

99养生堂

  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为木质漆屏风,上绘有多幅人物故事画,色彩艳丽,线条清晰。这一漆屏既是魏晋时期漆器珍品,又是北魏绘画史上的佳作。

99养生堂

  此漆屏由木板构成,出土时早已朽散。现存较为完整的木板共五块。每块木板长约8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2.5厘米。木板两面均涂满朱漆,然后以黑漆勾勒成画,但屏风朝下一面腐蚀严重,难辨原貌,只有向上一面保存较完好。

99养生堂

  此漆屏由木板构成,出土时早已朽散。现存较为完整的木板共五块。每块木板长约8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2.5厘米。木板两面均涂满朱漆,然后以黑漆勾勒成画,但屏风朝下一面腐蚀严重,难辨原貌,只有向上一面保存较完好。

99养生堂

  这件“彩绘人物故事漆屏”所展现的漆绘工艺十分高超。漆工以朱漆为底,黑漆勾勒线条,铅白涂脸、手,黄白、青绿、橙红、灰蓝等色渲染服饰器具。漆液粘稠,本不易作画,但此屏风上彩绘笔法细腻,人物须眉衣带一丝不苟,线条勾描与顾恺之笔法相似,实为北魏绘画的杰作。ps:娥皇女英的脸嘟嘟的,她俩的发型也一摸一样……像是把长发打了个巨大的蝴蝶结,用定型水定在头顶一样,囧了个囧

  

23. 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局部)

99养生堂

  北齐。壁画。1979年山西省太原市王郭村娄睿墓出土。鞍马出行图壁画位于娄睿墓墓道西壁中栏,描绘墓主人出行时情景。整幅图画面层次分明,构图新颖,人物生动,生活气息浓厚,表现技法娴熟,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的精绝之作。

99养生堂

99养生堂

99养生堂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明显的北方人特点,长面高鼻、浓眉细目。其表情动作刻画细致逼真,有人直视前方,有人回首后望,另有人窃窃私语。画家还以高超的线描技巧,勾勒出马儿奔跑、惊驰、嘶鸣之状。不仅线条千变万化,顿挫有力,如行云流水,而且众多马匹无一雷同。

  

24. 涅盘变相碑

99养生堂

  唐。碑刻。高302厘米,宽87厘米,厚25厘米。藏山西省博物馆。

  碑为螭首、龟趺,碑额雕刻众神将护持之须弥山,题铭天授二年(691年)。正面刻画涅磐故事六图,分别是难陀供养、双树涅盘、为母说法、双足显圣、送葬、焚棺和天界起塔。下层刻有施主姓名。

25. 常阳太尊石像

99养生堂

  唐。石雕。高1.5米。原在山西运城安邑,后藏于山西博物馆。

  该造像取料白石,雕成后通高1.5米。天尊头戴金冠,身穿法衣,右手持扇,左手扶几,盘坐于长方石座上。造像面容饱满,衣纹清晰,神态和穆,气度不凡,足见当时道教造像技艺的成熟以及盛唐时期的雍容之风。石座下还刻有铭文和供养人姓名,表明年代和造像因缘。 由于历史原因,唐代道教造像流传后世的十分少见。除了这尊常阳太尊石像外,尚有四川青城山天师洞三皇像和玉女泉摩崖造像等唐代道教造像存世。

26. 大玉戈

99养生堂

  大玉戈整体呈硕长形,是我国目前发现最长的玉戈。大玉戈属于礼仪用玉,主要用于古代高级贵族的仪仗之中,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厚仅1厘米,在商代玉器中十分罕见,堪称“玉戈之王”。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27. 曾侯乙“编钟”

99养生堂

  编钟上有铭文“曾侯乙作持”,因此得名曾侯乙编钟。 6个铜铸佩剑武士和8根圆柱承托住整个编钟,形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有246个。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总量重达5吨,是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编钟。

  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自C2至D7,中心音域内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宫转调,音色十分优美。每个钟可以敲出呈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且互不干扰,亦可同时敲击产生和声。全套编钟可以发出低音、中音和高音三种声音,并可以演奏七声音阶的多种乐曲。

  钟上大多刻有铭文,上层19枚钟的铭文较少,只标示着音名,中下层45枚钟上不仅标着音名,还有较长的乐律铭文,详细地记载着该钟的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等。这些铭文,便于人们敲击演奏。 (曾侯乙好贴心!!)ps;曾侯乙编钟要比上面介绍的那个晋侯苏“编钟”知名很多。

  

28. 曾侯乙墓“外棺”

99养生堂

  战国。大型漆器。长3.2米,宽2.1米,高2.19米。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99养生堂

  这具棺木为战国时期古曾国诸侯乙的葬具,形制硕大,结构奇特,棺外壁漆绘各式纹饰。该棺不仅对研究战国时期楚地文化风俗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器形最大、体量最重,并与金工结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

  这具外棺结构十分复杂,由铜框架里嵌厚木板构成。棺盖上有12个伸出的铜钮,底下有10个圆形兽蹄形足,足上有10根铜立柱,立柱之间用木板嵌装。更为奇特的是外棺一侧的下方,开有一门洞;有学者推断此洞可能是为墓主人留下的灵魂出入之口。

99养生堂

  与这具外棺相比,里面的内棺更加精美,彩绘图案更加华丽。内棺形制略小,棺身遍涂朱漆,其上彩绘具有神秘色彩的装饰图案。图案中以黑、黄色漆绘各种形态的龙、蛇、鸟、兽、神等,绚丽多彩,具有战国时期楚地文化当中神秘浪漫的色彩。

29. 曾侯乙“青铜尊盘”

99养生堂

  曾侯乙尊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1978年在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 是采用“失蜡法”的铸造方法。ps:光看着都觉得眼睛有点花,制造这件尊盘的人真心厉害!!!

  

原文地址:让全世界都震惊 盘点中国出土的那些逆天文物(全文)(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tushuoyangsheng/shehuiwanxiang/1472032862171236.shtml)

在本页继续加载

随机文章

栏目排行

经络穴位大全

中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