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识 中医所说的精气血津液都指什么(全文)

发表日期:2016-08-06 | 来源 :www.99yangshengtang.com

  了解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里面经常会讲到精、气、血、津液,它们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对我们身体到底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呢?它们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吧,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和西医同样是来给别人治病看病的,但是对于我们身体的研究以及治疗疾病等方面还是有这自己独特的看法的。

  中医对于我们的身体方面更加重视精、气、血和津液等,那么大家对于中医所说的“精、气、血、津液”都各指什么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做下这方面的介绍。

  精、气、血、津液学说到底是什么

  对于精、气、血、津液学说当中的精、气概念,它和我国古代哲学中所说的精、精气、气范畴之间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的。但哲学上的精、精气、气范畴是标示世界本原的物质存在,是抽象的概念。而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的精、精气、气则是医学科学中的具体物质概念。

  但是,中医学是属于自然哲学的,是我们国家传统的自然科学。

  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和认识能力,在阐述主命、健康和疾病时,也必然会发生哲学与医学、抽象与具体的物质概念混称。精、气、血、津液学说中认为精、气、血、津液等虽然看似只是生命的一些基本物质,但是这些都属于是生命科学的一些具体物质概念。但是,我们理解其内涵时,必须按中国传统的有体有用,体用如一的思维模式来认识。把精、气、血、津液理解为实体及其作用、功能、属性的辩证统一。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乏指人体内一切有用的精微物质;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血,是红色的液态物质;津液,是人体内的正常水液的总称。精、气、血、津液,既是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精、气、血、津液的运动变化规律

  我们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精、气、血、津液,而这种运动变化的规律也正好就是我们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和代谢,有赖于驻腑经络受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而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功,又必须依靠气的推动、温煦等作用,以及精、血、津液的滋养和濡润。因此,精、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的生理和病理有着密切关系。

  气与精、血、津液分阴阳,则气为阳。阳气动,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宣运行不息,而宜郁滞;精、血、津液为阴,阴主静,具有滋养、濡润作用,宜宁谧、秘藏而不宜妄泄。

  精、气、血、津液学说,以气血为要

  生命物质虽有精、气、血、津液之分,但皆本源于气。故曰:“人有精、气、津、液,立、脉,余意以为—气耳”,《灵枢·决气》:“气聚而成形,散而无形”。气与精、血液、津液相对而言,则气无形。而精、血、津液有质。气与精、血、津液的相互化生与转化,体现了在生命活动中,形化为气。气化为形,形气相互转化的气化过程为:精血同源、津血同源,精、津液化而为血,血涵蕴精与津液。故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又常以气血既称,强调“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妇人良方·调经门》“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医宗必读·古今元气不同论》)。

  气和血是健康之本,更是构成我们人体与维持我们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最为基本的物质,气之与血,异名同类。两相维附,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但“气为主,血为辅气为重,血为轻”《医学真传·气血》);“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庄滋阴之上”《医宗必读·水火阴阳论》);人之生死由乎气,气之为用,无所不生,一有不凋,则无所不病、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地,故治病以气为首务。所谓“行医不识气,治病何从据,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处”(《景岳全书·诸气》引王应震语)。

  精、气、血、津液学说,以气血为要。而气血之中,尤以气为最。

  看过了上面的文章介绍后,相信大家现在对中医所说的“精、气、血、津液”都各指什么大体上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与了解了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的了解一些中医常识,也好对自己保持身体的健康有更多帮助。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有何关系

  从生命活动的大体上来看,人体可分为“形”与“神”两个部分。精、气、血、津液均是人体内的基本精微物质,是产生一切机能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皆归属为“形”。而人体生命的主宰及总体现,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概称之为“神”。无形则神无以附,无神则形无以活;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

  人体生命来自于精,生命活动的维持依赖于气,生命活动的体现及主宰即是神。精、气、神三者为人身之“三宝”,可分而不可离。

  《景岳全书.血证》又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生化基础和载体,因而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

  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升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

  你听过“五劳七伤”这个词吗,它到底值的是什么呢,包含哪些内容呢,我们有什么治疗“五劳七伤”的中医验方呢?这些是一些关于五劳七伤常见的问题,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下想过知识吧。

  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尤其是古装剧,常常会听到“五劳七伤”这个词,然后接着就有人不是面色苍白就是吐血咯,那么这个“五劳七伤”到底是啥呢?

  五劳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脏劳损。

  七伤是指喜、怒、悲、忧、恐、惊、思七情伤害。

  人们经常用“五劳七伤”来形容人身体虚弱多病。其实,“五劳七伤”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形成因素也包含着多个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五劳七伤”实际上是经常被人忽略的,所以才会“积劳成疾”。小处着手,注意日常细节,生活就会更健康,更快乐。

  五类劳损概念

  指人因为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类劳损。《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有时也指肝劳、心劳、脾劳、肺劳、肾劳等五种疲劳,它们都是指由于过度劳身与劳心所产生的种种疲劳状态。

因为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类劳损

  久视伤血

  不论是儿童、老人还是青壮年,长时间地阅读、玩电脑、看电视等,或者长时间得不到睡眠,都会导致视力疲劳,伤血耗气,产生脸色苍白、头晕目眩、眼睛干涩等症,经常如此,就会导致近视,或者是其他眼疾。眼睛必须有血液供应才能看清东西。眼睛的损害并不单纯是眼睛有病,它还反映人体内部血分受到损害。

  因此,我们不管是看书,还是玩电脑等,只要有一个小时了,就应该休息一会儿,或者起来走走,也可以往远处看一会儿,也可以做做眼保健操,以此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

  久坐伤肉

  中医认为,脾胃主管人的肌肉、四肢。久坐会导致脾气不健康,胃功能减退,从而使得气血不足,导致人体皮肉失去滋养,使肌肉松弛,四肢疲倦无力。久坐不动,血液流通会受阻,使人容易患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冠心病、腰肌劳损、痔疮等疾病。因此,坐一段时间之后,应当站立或者活动一会儿,可促进躯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相应地疏通经络,调剂平衡,减少疲乏,清醒大脑,保护身体健康。

久坐会导致脾气不健康,胃功能减退,从而使得气血不足

  久立伤骨

  久坐不好,久立也不好。久立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使部分组织和细胞的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导致某些骨骼关节发育畸形或活动障碍。久立不走,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便会引起腰痛、腿软、足麻。另外,长久站立,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或导致某些骨骼关节发育畸形和活动障碍。因此,久立之后,也要坐着或者躺着休息一下,才能让周身气血正常运行,调节神经功能,保持身心的健康。

  久行伤筋

  适当地走动或散步,可以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的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肌体免疫力。但行走的时间长了,就容易使肢体,特别是下肢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等筋键组织受到扭伤或劳损,这也就是为何人走路多了会酸痛、疲乏的原因。

  所以说,我们走路也是需要注意休息了,走一会儿就可以休息一下了哦。

  久卧伤气

  人有事没事总是躺着,特别是吃完饭后就躺下来,就会使得经脉难以流通,气血凝滞不行,不仅肢体筋肉之气渐趋衰弱,而且还会伤及五脏六腑,引起一些气血不足的表现,如精神萎靡,疲倦无力,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等症状。所以,睡眠应当适可而止,有规律,有节制,顺应“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晚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的规律。

  血液的化生以营气、津液和肾精作为物质基础,在这些物质本身的生成以及转化为血液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脏腑之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这是血液生成的动力。临床上治疗血虚的病变,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取得较好疗效,即源于气能生血的理论。

  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及肝气的舒泄调畅,《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说:“运血者,即是气。”

  气能摄血,是指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气能摄血的主要体现在脾气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

  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两个方面。

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两个方面

  血能养气,是指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

  血能载气是指气存于血中,依附副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运行全身。

  气与津液相对而言,气属阳,津液属阴。气与津液的关系十分相似于气与血的关系,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有赖于气的推动、固摄作用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气在体内的存在及运动变化也离不开津液的滋润和运载。

  津液来源于水谷,饮食水谷经过脾胃运化、小肠分清别浊、大肠主津等一系列脏腑生理活动后,其中精微的液体部分被吸收,生化津液以输布全身。在津液生成的一系列脏腑整理活动中,诸多脏腑之气,尤其脾胃之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津液的输布、排泄等代谢活动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和升降出入的运动。如若气虚,推动作用减弱,气化无力进行,或气机郁滞不畅,气化受阻,都可以引起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并形成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病理上称为“气不行水”,也可以称为“气不化水”。临床上要消除这些病理产物及其产生的病理影响,常常将利水湿、化痰饮的方法与补气、行气法同时并用,所谓“治痰先治气”、“治湿兼理脾”,即使气能行津理论的具体应用。

  气的固摄作用可以防止体内津液无故地大量流失,气通过对津液排泄的有节控制,维持着体内津液量的相对恒定。临床上往往采取补气方法以控制津液的过多外泄。

  由饮食水谷化生的津液,通过脾脏的升清散精,上输于肺,再经肺之宣降,通调水道,下输于肾和膀胱。津液在输布过程中受到各脏腑阳气的蒸腾温化,可以化生为气,以敷布于脏腑、组织、形体、官窍,促进正常的生理活动。

  津液是气运行的载体之一。在血脉之外,气的运行必须依附于津液,否则也会使气漂浮失散而无所归,故说津能载气。

  精、血、津液都是液态物质,与气相对而言,其性质均归属于阴。在生理上,精、血、津液三者之间存在着互相化生、互相补充的关系。病理上,三者之间也往往发生互相影响。这种一荣俱荣,一衰俱衰的关系集中地体现于“精血同源”和“津血同源”的理论之中。

  精与血的这种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精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先、后天之精分藏于脏腑之中,则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融入血液中,则化为血。

  肾藏精,肝藏血,精能生血,血可化精,这种精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即可称为“精血同源”,也可称为“肝肾同源”。

  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当饮食水谷射入不足,脾胃功能虚弱,或大汗、大吐、大泻,或严重烧汤伤时,脉外津液不足,不仅不能进入脉内以补充化生血液,脉内的津液成分反而渗出脉外,以图补充津液的亏耗,因此导致血液的亏少,以及血液浓稠,流行不畅的病变。此时不能再用放血或破血疗法,以防血液和津液的进一步耗伤,故《灵枢.营卫生会》说:“夺汗者无血。”若血液亏耗,尤其在失血时,脉中血少,不能化为津液,反而需要脉外津液进入脉中,因而导致津液不足的病变。此时,不能对失血者在使用发汗的治疗方法,以防津液与血液进一步耗竭的恶性后果。

  精、气、神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精可化气,气能生精,精与气之间相互化生;精气生神,精气养神,精与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而神又统驭精与气。因此,精、气、神三者之间可分不可离,称为人身“三宝”。

  气的运行不息能促进精的化生。只有全身脏腑之气充足,功能正常,才可以运化吸收饮食水谷之精微,于是五脏六腑之精充盈,流注于肾而藏之。

  气不但能促进精的化生,而且又能固摄精,是精聚而充盈,不致无故耗损外泄,这是其的固摄作用之体现。人体之精在气的推动激发作用下可化生为气。故精足则气旺,精亏则气衰。

  精与气都是神得以化生的物质基础,神必须得到精和气的滋养才能正常发挥作用。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但神又能驭气统精。形是神之宅,但是神乃形之主,神安则精固气畅,神荡则精失气衰。

  总之,精、气与神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中医学的形神统一观是养生防病、延年益寿,以及诊断治疗、推测病势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

  气和血的关系

  气属阳,血属阴。气的功能以推动、温煦为主。血的功能以营养滋润为主。它们的关系是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为血帅体现在。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生成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气的功能活动旺盛,则化生血液的功能亦强。气虚则生血力弱,可导致血虚。临床治疗血虚病症时,常配合补气药以提高疗效,就是取“气能生血”之义。如方剂学中为当归补血汤,虽为补血方剂,但重用补气药黄芪,就是一个例证。

  气能行血,血属阴主静,血不能自行。血液的循行有赖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肝气的疏泄,所谓“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治疗瘀血病症时,不但要用活血化瘀药,还要配以行气导滞之品,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气能摄血,摄血是指气对血液有固摄、约束的作用,使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溢于脉外。如果气虚不足以统摄血液,可导致各种出血病症,这叫“气不摄血”。

如果气虚不足以统摄血液,可导致各种出血病症

  气和津液的关系

  气属阳,津液属阴。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温煦气化来推动。

  气能生津,津液的生成,来源于脾胃运化所产生的水谷精气。脾胃之气旺盛,则化生的津液就充盛。脾胃之气虚衰,则津液生成不足;

  气能行津,气能化津,由于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发肃降,肾气的蒸腾气化,才能使津液输布予全身,并使代谢后的多余津液,通过气化作用,变为汗、尿排出体外。所以气虚、气滞可导致津液停滞,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津液停滞也可导致气机不利;

  气能摄津,津能载气,维持津液代谢平衡,有赖气的固摄。固摄功能减弱会发生多汗、多尿、遗尿,甚至尿失禁等病症。气在体内不仅依附于血,亦依附于津液,即津液能载气。故在大汗、多尿、大吐、大泻等大量津液流失的情况下皆可导致“津伤气耗”、“气随液脱”的重危病症;

  津液能化气,气的化生,亦以津液为其物质基础:伤津液者则化生无源,可出现气短、乏力等气虚的病症。

  津液和血的关系

  津液和血都是液体,同是水谷精微所化,故有“津血同源”之说。在生理上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注入于脉中即为血。津液有调节血液粘稠度的作用。血液中的清稀部分渗于脉外,即为津液。在病理上津液和血的病变互相影响。大吐、大泻、大汗等严重伤津脱液时,会影响到血的化生和循环,会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容量不足,以致津血俱伤的病症,大量的出血,也会出现伤津液的病变。临床上主张对失血的病症不宜发汗,对津液大伤的病症,不宜用温燥耗血的药物,故有“夺血者无汗”、“亡血家不可发汗”的说法。

  精和血的关系

  精和血同属生命活动的基础,精血关系密切,精血可以互相转化。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可以化生为血。血的化生是以水谷精微和精髓作用为物质基础的。关注将象和艾灸,肾虚则精少,骨髓空虚,而血的化生则减少。临床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常通过补肾填精的办法来治疗、非常重视血肉有情之品的运用,如常用的药物紫河车、鹿茸等。

  精、气、血、津液同源于水谷精微,其生成、分布、功能以及与脏腑之间的关系,虽各有不同,但实际上是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既有区别,又协调一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转化,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结语:看到这里,你现在是不是应该知道中医所说的精气血津液到底指的是什么了啊,这些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影响是不是也清楚了呢,之间存在什么样子的联系,上文小编也给大家介绍的了,希望这些对大家有帮助哦。

原文地址:中医常识 中医所说的精气血津液都指什么(全文)(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zhongyililun/1470491909169305.shtml)

在本页继续加载

随机文章

栏目排行

经络穴位大全

中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