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区,还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秋燥尤为严重。肺为娇脏,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因此处暑养生仍要以生津润肺、止咳防燥为主。在五味中,苦味属燥,而苦燥对津液元气的伤害很大。《皇帝内经·素问》中也有提到“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所以,在处暑时节,要少食苦瓜、羊肉、杏、野蒜等苦燥之物,多食百合、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来润肺防燥。
虽然,天气凉爽使人的食欲也逐渐恢复,但是此时并不是最好的进补时机。因为,经过夏天的消耗,人的肠胃还比较虚弱,此时如果大补特补,盲目服用人参、鹿茸、甲鱼、阿胶等营养极为丰富的补品,不仅达不到很好的滋补效果,还会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适,加重秋燥症状。
处暑养生可以选择一些“补而不峻”、“润而不腻”的平补之品,其中蔬菜如:胡萝卜、冬瓜、银耳、茭白、南瓜、藕、百合、山药等;水果、干果如:梨、柿子、柑橘、香蕉、芡实、莲子、桂圆、花生、红枣、梨等。
1、注意胃部保暖: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秋天要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依照自然界规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的就是贮存体内阳气。然而,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赖床不起,白天不爱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所指的“秋乏”。
正因为如此,大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并保证早睡早起。另外,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
2、多开窗少开空调: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秋季养生注意事项中指出,秋季尽量多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室内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斑马叶橡皮树、文竹等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氧含量。绿萝这类叶大且喜水的植物也可以养在卧室内,使空气湿度保持在最佳状态。客厅适宜养植常春藤、无花果、猪笼草等。
宜加温食补:处暑时节,早秋凉燥,仍蕴有湿邪。可常用大枣、赤豆、莲子、黑豆等熬汤、煮粥或闷饭。平时不妨多用莲子、芡实、淮山药等健脾养胃的中药煲汤或煮粥服食。
宜补维生素:多吃西红柿、辣椒、茄子、土豆等含维生素的食物,能补充人体营养从而避免受到燥邪的侵害。多吃碱性食物,如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含丰富水分的食材都是秋季推荐食品。
宜摄入蛋白:秋季是一个增液养津的特殊时段,因此适量的增加一些蛋白质可提高免疫力。可多吃些碱性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比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及豆制品等。
宜补水:饮食上要“润”一点,随着水果的大量上市,不妨多吃些苹果、桃子,梨、葡萄、哈密瓜之类的水果,水分丰富可以此来生津润燥,消热通便的功效。
原文地址:处暑是在什么季节(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baojianyangsheng/jieqiyangsheng/15006207622005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