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会不会遗传?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总的来说,各种精神病都有遗传倾向。精神病的遗传是越近的亲属关系遗传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对于精神病患者最后等治愈后再要孩子。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看一下精神病的遗传问题。
精神病会不会遗传,有多在有可能性?
轻精神病,如神经衰弱、癔症、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等遗传机会较少,而重精神病,如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遗传可能性最大,祖父的病是有可能遗传给孙子的。通过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上下4~5代直、旁系亲属进行详细调查,患病率较一般群体高出7~8倍,国内与国外其他地区调查结果亦大致相同。而且家系中患病的人越多,与患病者的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的机会就越大。
以精神分裂症为例,如果父母一方患病,其子女患病的机会约为四分之一,就是说四个孩子中有一个孩子存在着患病的可能。如果父母双方患病,那么其子女患病的机会就高达一半以上了。精神分裂症的血缘亲属,不仅易患这种病,而且还易患其他精神疾病。
但是已治愈的精神病患者要结婚,从婚姻法来说是允许的,无可非议。康复中的精神病患者,有结婚的要求是情理中的事,也是其正常社会功能恢复的表现。有学者调查分析后指出,精神分裂症者有近半数能建立婚姻家庭,其结婚率为47.4%。由配偶、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精神卫生水平,换言之,婚姻状况好的预后则往往较好。
需要强调的是,正确的舆论引导和科普宣传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并深刻认识其结婚生育中的不利因素,自觉地按医学科学规律办事,减少精神病风险儿、缺陷儿的出生,从而切实提高人类的遗传素质。那么,精神病患者哪些情况不适合结婚呢?
男女双方同患严重精神病的不宜通婚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抑郁症)的发病与遗传关系密切,患病双方结婚后所生子女的患病风险,既高于一方患病结婚后所生子女的患病风险,更高于精神健康者结婚后所生子女的患病风险,况且重性精神病复发率高,预后差,抚养子女的能力低下或缺乏。
男女双方同为重性精神病高发家系的成员不宜通婚尽管这些人虽未表现出精神异常,但患重性精神病的风险大,携带精神病的遗传因素多,所生子女由父母双方带给的遗传因素的累加,致使其发病风险“水涨船高”。
精神疾病的诊断原则一般的诊断原则是:
1.对于具体病理,首先应考虑躯体疾病有无,注意删除器质性原因。
2.在诊断范围上,进行由广到窄的分析和鉴别,如先确定是精神病还是神经症,在精神病中,先鉴别是器质性还是功能性精神病,然后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病程规律等来进行疾病单元的分类。
3.要优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然后才考虑罕见病。
精神疾病的诊断流程在诊断过程中要根据等级诊断:
1.首先确定病人是否有器质性因素,只有排除了器质性问题,才考虑“功能”性精神障碍。
2.在诊断“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过程中,要考虑是精神病性(有幻觉,妄想,现实检验能力丧失等)的,还是非精神病性的(神经症性,没有上述重性精神病的特征)。
3.同时还要考虑人格因素和心理应激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由于大部分精神障碍无确切的客观指标作为诊断依据,不同的医师对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所以,有了统一的分类并不等于彼此间诊断一致。诊断一致性不高一直是限制功能性精神病研究的重要因素。
原文地址:精神病是否会遗传如何才能检测(全文)(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changjianjibing/jingshenbing/1426747294518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