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老龄
老年人发生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风险更高已是公认的事实。老年人更易发生动脉退行性病变,内膜不断遭受损害,内皮细胞生理屏障功能降低,凝血物质增多,抗栓物质减少,这些因素为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创造了条件。由于这些情况多发生在45岁以上的人群中,因此将45岁作为判定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个标准之一。
1.2、高脂血症
研究发现,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与摄取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有关,食物中过多的饱和脂肪可使血中胆固醇增高,而含饱和脂肪最多的食物主要为动物脂肪及肉类。因此,平时喜吃肥肉、肥胖的人,更易发生动脉硬化乃至闭塞的情况。
1.3、吸烟
长期吸烟被认为是引起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发病原因。烟草中的化学成分有4000多种,对心血管系统有多种病理生理作用,这些作用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1.4、感染
近年来,感染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引起了诸多学者的重视。感染可以引起血管壁细胞功能改变,血管通透性改变,以及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激活补体进一步损伤血管内膜,都可促使血栓形成。另外感染影响脂质代谢也可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
肌肉疼痛、痉挛及乏力;休息后疼痛可以缓解。通常,患者坐或站1~5分钟后疼痛缓解又可行走直到再次出现疼痛。上肢动脉狭窄活动时可引起同样类型的疼痛。
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不出现疼痛越来越短,甚至休息时也感觉疼痛。疼痛常从下肢远端或脚开始,是一种严重的持续性疼痛;抬高患肢疼痛加重;疼痛影响睡眠。为减轻疼痛,患者休息时常将脚垂于床边或采取坐位、下肢下垂的姿势。
由于严重血供不足,发凉常有麻木感。皮肤干燥、有鳞屑,指甲和头发生长不良。随着动脉狭窄加重,可发生溃疡,尤其易在受伤后出现。上肢动脉急性、完全的闭塞时,患者感觉剧烈疼痛,患肢变冷、麻木。颜色苍白或带蓝色(发绀)。闭塞以下动脉搏动消失。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
非手术疗法包括控制饮食,适当锻炼,戒烟,保暖;应用降血脂药物、血管扩张剂及中医药;抗血小板聚集、肢体负压治疗等促进侧枝循环建立。非手术疗法仅能延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病程进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的狭窄、闭塞。
手术疗法:根据病变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情况、可选用动脉旁路手术、动脉内膜剥除术、网膜移植术或静脉动脉化外科手术增加患肢供血。
患者应该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个体化治疗模式,因此选择血管外科专科医师治疗,个体化治疗患者非常必要。
除此之外,血管腔内治疗是指不通过外科开刀手术,不需全身麻醉,在X线监视下从血管腔内开通狭窄阻塞的动脉,因此被称为血管腔内治疗,也有人称之为介入治疗,相当于血管腔内的搭桥手术。该方法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确实、可重复操作的优点。包括血管腔内支架成型术,血管腔内硬化斑块旋切术和超声、激光血管腔内成形术。其中血管腔内支架成型术是国际国内比较成熟的技术。
患肢适当保暖,可以增加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但应避免过冷过热刺激,过热可增加组织耗氧量,过冷可使动脉痉挛,加重缺血,使疼痛加重。
一旦发生外伤或有足部真菌感染时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情发展。
严重供血不足的患肢禁用热水袋、热垫或热水洗浴,以免增加组织代谢,加重组织缺氧症状。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多食用低盐、低糖、高纤维素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性食物,如豆类水果、蔬菜等。戒烟,吸烟者发生间歇性跛行的几率是非吸烟者的9倍,间歇性跛行的患者中几乎90%以上是吸烟者。因此,戒烟是减少发病的有效措施。
患者应该适量的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散步、慢跑就很好,这样可以放松精神,缓解紧张情绪;通过理疗、手法按摩使皮肤温度升高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辅助疗法。
应选择低胆固醇饮食,平时应选择含胆固醇低的植物油、蛋类、鱼类、瘦肉等。同时经常吃的大蒜、瓜果等,都有 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而且能防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
要远离香烟,因为香烟内所含的尼古丁,能使心脏发生期前收缩,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易患高血压病,同时有引发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风险。应该选择适当运动,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
要定期的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避免发生动脉硬化闭塞症。
原文地址:上肢动脉闭塞怎么回事(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sijiyangsheng/14993253701991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