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很多的日剧里我们会看到一些上班族或者是学生会带着便当出门。其实在日本便当文化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他们非常注重便当的外表,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日本的便当文化吧。
便当的由来:最早源于南宋时期的俗语“便当”,意思是“便利的东西、方便、顺利”。传入日本后,曾以“便道”、“辨道”、“辨当”等表记。“便当”一词后来反传入中国是源于日语“弁当”(音:bentou)。现在更多的已经被简化翻译成Bento了,在大陆大部分地区习惯称为“盒饭”,即盒装餐食。但是在台湾地区一般还是称为便当,通常用于午餐、外卖、工作餐等场合。
日本的便当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在古坟时代(大约四世纪至六世纪之间),那时的便当还很简单,就是把做好的米饭在阳光下晒干,叫做“干饭”,具有不易变质,便于携带,可以立即食用的优点。在战国时代成为武士在战场上的军粮。桃山时代(十六世纪下半叶左右)出现了现代便当的雏形,即把饭菜摆在专门的便当盒子的便当。当时的大名和贵族经常在赏花和看红叶时携带便当。
日本便当文化 便当里不可忽视的美
到了江户时代(17世纪),便当更加普及了。日本最常见的“幕之内”便当就出现在这个时代。幕之内便当是当时人们在去剧场观赏歌舞伎表演等节目时,幕间休息时吃的便当。当时的幕之内便当的确非常实用,握好的米饭都是扁圆扁圆的,一口一个刚刚好,且都经过烘烤,米饭不会干燥。菜肴也都是煮炖、熏烤的食品,不用担心会坏掉。
很多中国人认为日本的“便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盒饭,其实不然。我们的盒饭大多都是简单粗糙的家常菜,里面的每一种菜都是没有“造形”的。但是日本的“便当”不同,就像其他的日本菜与中国菜的区别一样,它十分讲究一个“形”字!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中国菜讲究“色、香、味”,其中“味”是重点,以前我们基本都不考虑菜形,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才有所关注。
而日本菜不同,它讲究“色、形、味”,一个“形”字的区别,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就出来了。日本菜肴虽不讲究吃出什么滋味,但很注重“形”,所以人们说日本菜肴是用眼睛吃的。这可能跟日本地面窄小而人口多,保护、不破坏自然景观是自古以来的风俗有关。在整个饮食环境里,处处洋溢着含蓄内敛却依然让人不可忽视的美。而重视历史的日本人更是把古人的饮食习惯一丝不漏地继承了来。
日本便当文化 便当里不可忽视的美
为此,把烹饪出来的菜肴也作为自然风物中的一束花朵,用以点缀人们的生活。便当与盒饭的最大区别也在于“形“。有一款”妈妈便当“是这样的:黑漆红底的盛盒,底下是白色的米饭,米饭上面是牛扒,牛扒上面卧着几块蟹柳,旁边还有三个娃娃头。
细看那娃娃头,原来不是玩具,而是菜:鱼肉丸片,生鱼片,海螺肉,番茄,青瓜,薄烧,紫菜卷,每样一点点,凑成了三张长相、发型各异的小脸蛋。虽然便当在生活中的角色和我们的盒饭差不多,但是因为它讲“形”,一份简单的便当需要花不少时间来制作。除了“造形”,便当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欺骗性”:最好的在最外面,里面底部的最差。所以吃过后的中国人总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日本的便当种类很多,除了我们熟知的寿司便当,还有幕内便当,公司便当,爱妻便当……现在的便当在日本不但是上班族的午饭,也是人们郊游时的必备。日本的便当店遍布全国各地,为了方便出租车司机以及喜欢夜生活的顾客,许多店都是24小时营业。
便当的价格不一,不过便宜的也要几十人民币,贵的则达到几千人民币,一份简单的便当如此昂贵是中国人无法接受的!而且日本人很喜欢的便当中国人就未必喜欢,因为许多便当都是凉的,包括米饭和菜,而且一般菜量少,米饭量也不是很足,男性有时只能吃个七分饱,当然这似乎有利于健康,但是凉米饭对中国人来说是不能忍受的。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在日本中国人并不是特别喜爱便当。
在日本”便当“相当普遍,学校的学生不像中国那样去食堂吃饭,他们通常都吃自带的便当,所以便当也带来了有趣的”麻烦“。在课堂上据老师介绍,学生通常会互相换便当吃,当你的便当做得不好时,其它人就不会跟你换,而且还会受到欺负,这种现象特别是在幼儿园和小学让一些不是日本的家长很头疼,因为他们不会或者不擅长做便当,去买价格又太贵。
日本便当文化 便当里不可忽视的美
对此日本政府免费开设了很多关于便当的讲座和培训!我相信这样会使便当更加广泛和更多的人享受便当这种美食。
日本人根据食用便当的目的会相应改变便当盒的形状和饭菜的种类;制作便当时对饭菜的内容和外观等细微之处也十分讲究。对日本人来说,便当不仅是外出时解决吃饭问题的方式,而且已升华为一种饮食文化扎根在日本人的生活中。
便当深受日本人喜爱的原因,与日本人的饮食特征密不可分。日本人的饮食习惯以米饭搭配小菜的方式为主。米饭使用的是日本稻,米粒短而圆,放凉后食用口感依然美味。而日本以外的多半亚洲国家食用的是米粒细长扁平的印度稻,放凉后的口感就不及日本稻了。在放凉的米饭上搭配着小菜和腌菜,盛装在便于携带的容器中外出时食用的就餐类型就是所谓的便当。
便当的种类多种多样。古时候的大名或商人在野外赏樱时携带的便当被称为“游山便当”,其容器一般为“重箱”(上下相叠的多层方木盒,内可放置饭菜)或“お缮”(供一人就餐用的四角小桌,上可盛放饭菜),现已成为符合日本人饮食习惯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财产。
日本便当文化 便当里不可忽视的美
除了这种富人阶层食用的便当外,一种活用于庶民和农民日常生活中的“腰便当”也很具特色。“腰便当”一般系在农民腰间,所以其形状并非四方形,而是正好符合腰间曲线的凹形。
对日本人来说,“日之丸便当”是一个难忘的回忆,即只在米饭的中央放置一颗咸梅干的便当。形似日本的国旗的“日之丸便当”在二战时具有爱国主义意味。战时政府提倡国民质朴节俭支援战争,将每月的1号定为“兴亚奉公日”,鼓励人们自带“日之丸便当”上班。这种只有一颗咸梅干的便当注重的是精神主义,并不考虑营养成分。
二战结束后,以欧美饮食为主的外食文化在日本蔓延,传统便当的人气逐渐减退。西方的三明治和方便面曾红极一时。但最近人们的健康饮食意识增高,便当又逐渐兴起。便利店的普及也使大家接触便当的机会增多。
便当的种类
【配合观赏食用】
在江户时代中期的时候,因为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所以便当也就跟着豪华了起来。随着人们日常出游的增多便出现了可以配合观赏食用的便当。(突然就想起来自己每次看视频都是吃饭的时候,果然配合东西看,吃饭才会倍香儿是全世界认定的真理)例如“赏花便当”、“观剧便当”、“游船便当”以及“郊游便当”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幕之内便当”。
【御节便当】
日本便当文化 便当里不可忽视的美
日本的年夜饭被称之为“御节料理”(简称“御节”),“御节”原本指季节变换的节日,而在这些节日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新年,久而久之“御节料理”也就泛指年夜饭了。近两年便利店销售的“御节”在“御节”预约市场异军突起。以去年711销售的一款售价为3万2400日元的“御节”为例,711对这款高价“御节”的预期销量是1万份,结果竟然还真达成了这一目标。
【站台便当】
是一种在车站贩卖的便当,深受日本人喜爱。“站台便当”大多以当地食材为原料,或是含有珍奇食材。包装上描绘着城市的风景或是物产,连容器也是精心准备的。在靠海的地方,站台便当是贝壳的形状;在陶器之城,站台便当里会放有小陶器。
【角色便当】
日本便当文化 便当里不可忽视的美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动漫产业的发展,心灵手巧的妈妈们为了讨好小鹏友也是煞费苦心,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色便当,将动漫或者游戏中的角色做进便当里,可谓惟妙惟肖。(做这么漂亮怎么舍得吃下哟)这样一来小鹏友们在小伙伴面前既有了面子,食欲也会大增。
很多到过日本的中国人都纳闷,日本人吃便当时不加热,直接入口,难道不怕拉肚子吗?被问及这个问题时,很多日本人都会给出一个简单的理由:已经习惯了。其实,这种吃冷饭、喝凉水的习惯是有其社会文化渊源的。
日本食物中海鲜多,不经加工或减少加工能更多地保持其鲜度,而且不会损伤维生素。海产品本身含盐分,有一定的味道,而且盐有消毒功效,生吃也无妨,生鱼片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加之日本的水质好,温差小,寒冷地区不多,适于食用冷食。不仅如此,日本人吃的米饭选材日本稻,米粒短而圆,放凉后食用依然美味。而其他多半亚洲国家食用的,是米粒细长扁平的印度稻,放凉后的口感就不及日本稻了。
原文地址:日本便当文化 便当里不可忽视的美(全文)(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waiguoyinshiwenhua/14667832701536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