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的快速发展,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孕产妇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妊娠虽然是育龄妇女的一种正常、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对孕妇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会给孕妇带来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如何运用护理干预手段,促进孕妇身心健康是值得临床研究的问题。
妊娠期抑郁是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以郁闷、胆怯、空虚感、烦恼、愤怒、焦虑、自卑、沮丧、悲哀、绝望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
1.妊娠期抑郁的相关因素
1.1 生理因素 孕妇的健康状况与孕期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呈正相关。孕妇的年龄、既往的经验和怀孕的次数等产科因素也会对妊娠抑郁产生影响。此外,个人或家庭的抑郁史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研究显示,过去有过抑郁型精神病者有70%在以后的妊娠中再复发。
1.2 心理社会因素 妊娠对多数妇女来说仍是一个应激。在妊娠的不同阶段,孕妇面对不同的应激,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社会支持也是影响妊娠期抑郁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文化背景与孕妇焦虑和抑郁情绪呈负相关。即孕妇文化程度越高、孕期接受保健指导次数越多,阅读保健资料越多、抑郁情绪发生越少。
2.妊娠期抑郁的危害
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已显示,焦虑和抑郁可能会严重地影响孕产结果和后代的成长。长期及较高水平的焦虑与某些妊娠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如习惯性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产程延长、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等。过度的焦虑或抑郁可引起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从而造成子宫收缩乏力,这可能是助产率增加和产后出血增加的一个因素。
同时母亲的压力可对后代产生长久的行为和心理影响。妊娠期不良情绪可影响胎儿的行为和智力发育以及胎儿的出生体重。资料显示,孕期有焦虑或抑郁情绪者50%以上会发生产后抑郁症,若妊娠期抑郁继续发展成为产后抑郁,不仅对婴儿发育产生影响,而且能使孩子慢性躯体疾病增多,身体素质下降,对疾病易感,甚至使儿童意外事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3.妊娠期抑郁的干预措施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减少负性事件,加强妊娠期健康教育,可以降低孕期抑郁的发生,促进孕妇身心健康。
3.1 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 使其获得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能正确对待孕期、分娩期出现的不适,树立起正确的生育观和良好的健康行为。向孕妇讲解孕期的生理变化可能引起哪些心理反应及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教会孕妇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音乐放松法,消除焦虑和担心。与孕妇共同探讨正常妊娠不同时期的心态,帮助孕妇解决问题、减轻压力,安全地渡过这一特殊时期。
3.2 做好孕期的监护工作 对妊娠期妇女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使她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尽早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向孕妇及其家属说明孕期检查的重要性,督促孕妇自觉定期检查。在检查中,除体格检查,还要对孕妇的心理进行测试,对少数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孕妇进行积极的帮助。对既往有精神异常病史或抑郁症家族史的孕妇,应定期请心理卫生专业人员进行随访。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对有自杀倾向的孕妇应加强监护,严防意外的发生。
3.3 加强社会支持系统 对孕妇家庭成员尤其是对丈夫的宣教,整个孕产期均需要亲人的积极帮助,保证家庭的和睦与稳定。
原文地址:女性妊娠期抑郁和护理(全文)(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yunfuyangsheng/yunqixinli/1423036345116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