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望闻问切是中医专有的一种方法,那大家知道中医望诊治病有哪些方法吗?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中医望诊治病,看看最应该知道的五大常识是什么?
中医望闻问切的五大常识
1.望眼:肝开窍于目,且五脏的精华皆上注于目,故目的望诊很重要。
望眼主要是诊察眼的神态的眼色的变化。一般说来,久病、重病而眼神正常的,病多可治;眼无光彩,闭目不欲视或眼神异常的,病较难治;双眼窜视(上翻)、直视、斜视,多为肝风内动;瞳孔散大,则是病危的征象。
眼红肿痛的为风热;巩膜色黄、肤黄、尿黄的,为黄疸;巩膜蓝色多见于小儿的急慢惊风(或由高热、或由结核性脑膜炎、或久吐久泻引起);眼干涩,多为肝血虚;眼睑浮肿多为水肿(可见于肾炎、肾盂肾炎,妇女有的于月经前后亦可有眼睑浮肿);晚上视物模糊,中医称为雀目或夜盲(可见于维生素A、D缺乏);瞳孔忽大忽小、大小不相称,多为肾绝(可见于热性脑病等危症);球结膜充血,则多属肺火或心火。
2.望鼻: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从观察呼吸和鼻分泌物,可帮助了解肺的功能或有关病证的情况。鼻塞、流清涕,多为风寒;鼻塞、鼻涕黄稠为风热;涕黄浊腥臭为鼻渊(可见于化脓性鼻窦炎或鼻炎);
中医望诊治病
鼻翼扇动,呼吸困难,多为风热闭肺(如患支气管肺炎时);鼻孔干燥,黑如烟熏,为肺胃热极伤津;鼻头常红赤,则为酒渣鼻,为肺胃热郁血瘀。
3.望耳: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属少阳经,为宗脉会聚之处,故当人体脏腑或局部受到某种病因影响而致阴阳不调时,就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不同的病理反应。
正常人的耳廓,特别是耳轮,常肉厚而润泽,这表明肾精充足;如肉薄而干枯,则为肾阴虚损;黧黑萎缩则为肾败;小儿麻疹将现时,多见于耳轮冷及耳背显红脉;久病血瘀,可见耳轮皮肤糙皱或耳垂萎缩;耳内流脓为肝胆湿热(中耳炎),久之,可致耳聋。
4.望唇:中医认为,唇口为脾之窍。观察唇的情况可以帮助了解病证的寒热、虚实。
唇色淡白,多为血虚;唇色青紫为瘀血凝滞;色暗红为寒证,多见于心肺功能不全或缺氧之时;唇色深红而干,多属热证、实证;牙关紧闭(口噤),多为实证;口腔满布白色糜点为鹅口疮,多见于新生儿、胎毒之证。
5.望齿龈、咽喉:中医认为,牙齿属肾,牙龈属胃;咽通于胃,喉通于肺。
观察齿龈的润泽和干燥,可了解热病时津液的充盈与不足。如齿龈干燥,多是高热、津液不足;齿龈红肿、疼痛或兼出血的,多是胃火;
望诊需要注意哪些
1、光线充足,避免干扰
望诊时应该尽量在光线充足的自然光下进行,如果没有天然的光线,也应该在日光灯下进行,必要时在白天的时候再进行复诊,要避开有色光线和室温高低的干扰。
2、充分暴露,排除假象
望诊时要充分暴露受检查的部位,以便能够清楚的进行观察。对于个别与整体病情不符合的征象,应该认真分析,排除其中由于非病理因素造成的假象。
中医望诊治病
3、熟悉生理,以常衡变
为了更好的识别病理体征,必须在望诊前熟悉各个部位组织的正常表现和生理特点,将病理体征与生理体征进行比较,并且要熟悉各个部位组织与内在脏腑经络的联系,运用整体观念进行分析,动态观察,从病情发展角度判断病理体征所提示的临床意义。
4、四诊合参,综合判断
不能以望诊来代替四诊,单纯的望诊信息不够,资料不全,要注意将望诊和其他诊法密切结合,四诊合参,进行综合判断。
更多养生咨询请关注99养生堂。
原文地址:中医望诊治病 最应该知道的五大常识(全文)(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zhongyiyangsheng/wangwenwenqie/14918655571916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