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按摩,因为按摩之后全身都会感觉轻松很多,血液能够短时间内顺利的循环,那按摩到底有什么好处?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按摩有什么好处?
一、“搓”也是推拿的手法之一
说到中医,我们更多的印象就是中医的推拿,不需要吃药,没有副作用,还非常的经济实惠,对于很多疾病的治疗效果也比较明显,中医的按摩和推拿能够刺激穴位,促进全身血液的循环,从而起到保健养生的效果,但是我们不可能每天都到专业的按摩师哪里接受专业的按摩,所以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还是要自己掌握的,例如:“搓”,这样的手法不需要太专业,但是在中医推拿中属于摩、推、擦法范畴,每天搓搓脸,搓搓手,搓搓全身就会感觉非常的轻松,能够赶走疲惫,因为经常的搓一搓可以疏通全身的经络,活血化瘀,能够很好的预防疾病,是非常方便有效的按摩手法。
二、经常搓身体有什么好处
1、清晨与午后搓一搓前额
早晨的时候很多人会有起床气,主要是因为早晨舒适的温度和湿度,会增加人的睡意,而且现代人的夜生活习惯比较丰富,所以总会选择在早晨的时候入睡,或者早晨的睡意比较浓,而中午的时候,大脑经过上午的工作,再加上刚吃完午饭,血糖开始上升,所以困意也就比较重,所以早晨和午后是大脑最不清醒的时候,这个时候极其需要提神。
除了睡意,在疲劳的时候或者用脑过度的时候,经常会有前额疼痛的症状,这种疼痛还有可能会波及到太阳穴,而且在前额还有“抬头纹”这一恼人的皱纹出现。
正确的“搓”法
这些症状是可以通过搓前额来得到缓解,首先将手指的指尖对称的放在前额,指尖与指尖接触,从中线向两边单方向的推搓,每天最好能够坚持一定的时间,每次大概2分钟就可以了,能够有效的保持清醒的甚至,还能够促进额头部位的血液循环,大脑得到足够的血液供给,也有利于延缓“抬头纹”的出现,这些搓发法最好在早上的时候操作,因为早晨是一天的开始,也是身体苏醒的最好时期,也是养生的最佳时间之一。
2、搓一搓鼻子
在中医的理论中认为五官对应五脏,而鼻子,作为呼吸系统的最外部的器官,它的健康也对应着肺部以及整个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鼻子与小肠经、大肠经、胃经、肺部的关系都非常的密切,小肠经抵鼻,胃经负责鼻子的外形,大肠经走鼻下,所以胃火旺盛的时候,经常会有红鼻子的症状。
鼻子除了呼吸的功能,还是重要的嗅觉器官,而肺通鼻子,肺与鼻共同之香臭,而肺开窍于鼻,鼻为肺之官,所以鼻子部位的保健也是间接的进行鼻子部位的保健,而且鼻子的周围还有很多的穴位器官,所以经常用手搓一搓鼻子,能够预防感冒,还能有效的增加嗅觉的灵敏度。
鼻子的搓法比较简单,只需要两根手指就可以了,主要是食指和大拇指,从眉心开始,顺着整个鼻梁,由上往下,再循环搓回去,完成整个搓的过程,力量不需要太大,操作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主要以鼻翼部位微微发红为准,这样的方法可以促进鼻子的血液循环,增加鼻子的嗅觉功能,还能有效的刺激穴位,对于鼻炎、感冒等疾病的治疗效果也是比较显著,所以平时可以多搓一搓鼻子,搓完之后会感觉整个面部都变得轻松很多,还能缓解眼睛的疲劳,因为,眼睛与鼻子之间也是相通的。
3、搓耳朵听力好
我们的耳朵主要的功能就是听力功能,人类因为有了耳朵,互相之间才能很好的交流,耳朵还是很好的养生部位,因为耳朵上布满了很多的穴位与经脉,其中有三焦经和胆经这两个主要的经络,而三焦经由耳后到耳中,在经过耳朵前部走出。
在中医的五官与五脏的关系之中,耳朵是肾之官,而肾脏是藏精之处,五脏之精藏于肾处,所以耳部的保健措施,也有利于肾脏的保健,用两只手的手掌轻轻的按着两耳,力量一定要轻,因为耳膜还是非常的脆弱,若是过于用力,可能会造成耳朵的听力损伤,可以上下方向往返推搓,将耳朵搓到红热了就可以了,能够有效的刺激耳朵的穴位,能功增强耳朵的听力,还有很好的提神效果,整个大脑都会感觉清醒很多,还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4、搓一搓肚子减油脂
在人体的臀部、腰部、腹部是脂肪经常容易堆积的地方,尤其是腹部,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健康,因为很多的胃肠道消化器官都几种在腹部,而且脐部的周围还布满着很多养生穴位。
所以将手掌轻轻的放在腹部,做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推搓,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还能通过穴位的刺激,促进营养的吸收,预防宿便的停滞,能够有效的排除体内的毒素,还能有效的燃烧脂肪,若是在睡前做这一动作,还能增加睡意,提高睡眠的质量。
5、搓一搓腰部
腰酸背痛是很多人会有的经历,甚至是很多年轻人都会出现的症状,而说到腰酸背痛,就很容易想到肾的健康状况,做好搓腰的动作,将食指与拇指之间的虎口贴在腰部,手指与腰部紧贴,前后加些力道搓,感觉到腰部变热,就是有效果的,每天坚持,可以有效的缓解腰酸腰痛,也有一定的暖肾效果。
原文地址:按摩有什么好处 一个动作可以治疗七种病(全文)(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baojianyangsheng/baojiananmo/14628567711437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