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血吸虫病是什么病?血吸虫病会给人体带来什么危害呢?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去预防血吸虫病呢?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看下专家是怎么说的。
血吸虫病的表现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我国劳动人民健康的一种寄生虫病,据调查,约有40%的病人丧失了不同程度的劳动力,许多儿童因为得了吸血虫病,体格不能正常发育而成了侏儒,不少妇女也因患有血吸虫病而不能生育,根据感染的不同,临床变现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下面我们就作一一解释。
1、急性血吸虫病初次和疫水接触的病人,多数在一个月左右开始发病,起病急,发热,畏寒,多汗,咳嗽,肌肉关节酸痛,肝肿大,还伴有右上腹痛,腹泻,脾肿大等。血液白细胞数量增多。特别是嗜酸性细胞增多。
2、慢性血吸虫病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居住的人,如有少量感染,平时可以没有自觉症状,有的可有乏力,头晕,痢疾样腹泻等症状,检查时,肝左叶肿大,脾脏也肿大,血液白细胞一般正常,嗜酸性细胞稍见增多。
3、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出现肝硬化,出现腹水,腹壁静脉怒张,脾肿大,伴有脾功能亢进,有的可能患侏儒症,身体矮小,无第二性征发育,粪便检查不容易找到虫卵,血清环卵实验阳性。
血吸虫病的注意事项
血吸虫病不是小病,后果严重,同时可造成人体器官的损害,或身体发育并不健全,应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一、血吸虫病的常规预防:
①不在有钉螺分布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②因生产生活不可避免接触疫水者,可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油膏,预防血吸虫感染。
③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早期治疗。
二、疫区住地居民如何预防血吸虫病?疫区住地居民生产、生活活动接触疫水频繁,一定要加强管理,切实搞好预防。
一是在居民活动频繁的有螺地带设立血防警示牌和血防宣传岗哨,教育、劝阻群众不要接触疫水,不要到疫区地带采粽叶、拔芦蒿、打湖草、放牧、捕鱼虾等;
二是确因生产、生活需要到有螺地带从事种植、捕捞活动,应尽量减少涉水次数,并在下水前涂擦防护药品,穿防护服等,做好个人防护;
三是教育妇女、儿童不要到有螺疫水中洗衣、洗澡等,尽量使用井水或自来水;四是每年应主动接受一次血吸虫病的专项检查。
三、如何做好渔船民的预防?渔船民是感染血吸虫病的高危人群,由于长时间在水上作业、生活,接触疫水机会极多,应购买一些血防专用防护药品,下水前涂擦在手或脚的皮肤上,捕鱼时应穿防护衣服。饮用水应提取河湖心深处的水,也可将水烧热至60度以上再饮用。有条件的用桶或缸盛水备用,按每50千克水加漂白粉0.5克的比例,搅拌后静置15分钟后使用。渔民感染机会多,每年至少应主动接受1次血吸虫病检查和2次吡喹酮治疗化疗。
四、怎样搞好疫区旅游地外来人员的预防?近年来,一些非疫区城市居民、学生到疫区旅游、休闲、钓鱼的人员越来越多,往往因为不了解当地疫情,有的下水洗手洗脚、洗脸玩水、捉鱼,在有螺草地开展文娱活动,这些来自非疫区的人员多是易感人群,为避免感染血吸虫病,凡到疫区旅游、打工、休闲或垂钓的人员,应了解当地是否是血吸虫病疫区,如果是疫区应尽量不要接触疫水,而一旦接触疫水1个月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症状,应考虑是否患了急性血吸虫病,要及时检查诊断、治疗,即使没有得急性血吸虫病,如果有原因不明的发热等症状,也应当要检查一次。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在疫区开发旅游项目,如“农家乐”、水上娱乐餐厅、垂钓、兴建码头等,一定要做好管理防范工作,设置警示标志,避免游客和工作人员接触疫水而感染血吸虫病。
五、防汛抢险和抗旱人员如何预防血吸虫病?参加防汛抢险的人员多为疫区干部群众,紧急情况下,还从当地抽派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支援。抗洪抢险多为全身接触疫水,口服青蒿琥酯或蒿甲醚为理想的预防措施。防汛抢险和抗旱人员应注意不要用疫水洗擦身子或直接饮用疫水,尽量减少与疫水接触次数和时间,紧急情况下水时,下水前应在暴露的皮肤上擦涂防护药品,穿防护衣服。防汛抗旱人员应及时登记下水时间,人在第一次接触疫水25天后,口服吡喹酮进行预防性治疗。若反复多次接触疫水,则每25天服一次,最后一次接触疫水25天后仍要加服一次。防汛抗旱结束后,接触疫水人员应主动去血防站进行检查,一旦确诊要及时治疗。
原文地址:血吸虫病的症状 专家支招如何预防血吸虫病(全文)(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baojianyangsheng/yangshengzixun/142399610120766.shtml)